共享单车搞死百年品牌永久,却提升了高端自行车的销量

   2018-11-05 3130
核心提示:核心提示:从去年下半年开始,互联网科技行业迎来了其特有的资本寒冬周期,在资本并不活跃的2016年,以摩拜与ofo为首的共享单车
 核心提示:从去年下半年开始,互联网科技行业迎来了其特有的资本寒冬周期,在资本并不活跃的2016年,以摩拜与ofo为首的共享单车模式变成了
从去年下半年开始,互联网科技行业迎来了其特有的资本寒冬周期,在资本并不活跃的2016年,以摩拜与ofo为首的共享单车模式变成了明星项目而备受瞩目,VC们的目光由刁钻转变成柔和,迄今为止,共享单车领域的总融资额已达70亿元人民币,并带动10多家共享单车企业创业。
 
共享单车搞死百年品牌永久,却提升了高端自行车的销量
 
在一线城市和准一线城市的大街小巷里,橙、黄、蓝三色自行车鳞次栉比触手可及。共享单车模式的存在,潜移默化的改变着用户们的出行习惯与生活方式。
 
据数据显示,到2016年,国内共享单车用户数激增700%,预计未来三年用户数仍将大幅增长。
 
共享单车搞死百年品牌永久,却提升了高端自行车的销量
 
而根据中国自行车协会官网报道显示,从2016年开始,共享单车产品已经在全国30多个城市投放,投放总数超过200多万辆。
 
自行车行业的新一轮大狂欢已然开始,上述的一系列惊人数据,已完全体现在产业链之上。那么在共享单车碾压之后,传统自行车行业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?
 
日薄西山的「廉颇」
 
说起中国的自行车,一定要从行业龙头“永久”说起。永久自行车是正宗的上海货,那是上世纪70年代相当于奔驰宝马级的“豪车”。彼时,一般工人的工资为三四十元,“永久”的价格为160至180元之间。
 
并且,仅仅有钱也不见能买得到。永久品牌在通勤自行车行业的地位,由此可见一斑。
 
共享单车搞死百年品牌永久,却提升了高端自行车的销量
 
但是,没有哪家企业可以长盛不衰。中国有句谚语:“风水轮流转,今年到我家。”随着共享单车模式的兴起,对传统自行车生产商与售卖商的冲级极其巨大,“永久”首当其冲,当然也不例外。
 
共享单车在各大城市的超巨量投放,大大减少了人们对于传统自行车产品的购买需求,对生产售价在¥300-¥800的厂商冲击堪称巨大,同时对销售这一价位的零售商冲击比生产商更大,很多车店1周1台都卖不出去,比2015、2016上半年差了50%以上。
 
不论是“永久”这样的老牌巨头,还是那些尚无名气的小众代工品牌,在共享单车这股大势面前都显得弱不禁风,从而哀鸿遍野。
 
前段时间有报道称,位于北京酒仙桥附近的“永久”自行车线下商店已关闭。有人曾分析说:在共享单车的大势所趋之下,传统自行车行业已经离“死”不远。结果是否如此,我们不得而知。但“永久”作为传统自行车行业的领头羊,线下店铺的关闭,颇有些英雄末路的感觉,作为曾经大杀四方的一员猛将,可能它自己也会不禁反问:“廉颇老矣,尚能饭否?”
 
不可避免的「行业洗牌」
 
与永久不同,作为城市车知名品牌700bike选择拥抱变化。今年3月9日,ofo和700bike在北京朝阳公园联合召开新品发布会,推出新一代共享单车ofo Curve。这种面对时代的顺势而为,也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。
 
共享单车搞死百年品牌永久,却提升了高端自行车的销量
 
共享单车搞死百年品牌永久,却提升了高端自行车的销量
 
自行车行业的分类是金字塔形,以出行为目的的自行车位于金字塔的最底端,而高端运动自行车位于金字塔的最顶端。
 
共享单车模式的崛起,让自行车金字塔的基数迅速扩大,同时扩大了高端运动自行车的潜在用户,让两轮出行的诸多优势得以展现,选择运动自行车出行的人也会越来越多。此时自行车不再是通勤工具,而是兼顾运动与健身,完成了金字塔底端到顶端的转化。
 
共享单车模式的崛起,“促进”了位于底端的传统自行车行业的洗牌与被动转型,而位于顶端的高端运动自行车,非但没收到打击,并且还搭上了这股共享带经济来的全民绿色出行风潮。
 
共享单车搞死百年品牌永久,却提升了高端自行车的销量
 
700bike、野兽骑行、崔克、闪电等新晋的自行车品牌及传统高端自行车品牌,销量上却出现反弹现象。
 
如700bike与ofo合作,改走代工之路。
 
如SpeedX野兽骑行衍生共享单车品牌bluegogo,一面共享出行,一面深耕高端系列产品,拿下全年近8000万的销售成绩。
 
如崔克闪电国外自行车品牌,运动自行车销售增长。
 
共享单车搞死百年品牌永久,却提升了高端自行车的销量
 
共享单车搞死百年品牌永久,却提升了高端自行车的销量
 
共享单车搞死百年品牌永久,却提升了高端自行车的销量
 
图为SPPEDX在2016年3月份发布会现场,推出三款高端碳纤维智能自行车产品
 
我们可以看到,不管是崔克闪电,还是野兽骑行,对于行业市场都有着精准的嗅觉,都选择了切入细分的垂直市场做深耕,看似选择放弃了一部分用户,实则不仅规避了共享单车大潮的冲击而不受影响,且都做出了不错的成绩。
 
这值得我们思考。高端自行车的用户与普通共享单车的用户,无论是消费能力还是对于自行车产品的需求,绝对是天壤之别,所以做垂直细分领域产品,才可能走的更远。
 
出行领域的存量市场 - 小牛
 
避免共享单车的影响,除了选择细分市场做深耕,小牛电动看起来更像是一种“捡漏行为”。当然这个说法不是贬义,而是说小牛虽然没有做大众,也没做垂直深耕,但是它也很精准的找到了自己的定位——瞄准出行的存量市场。
 
随着各城市交通路况逐渐恶化,交通拥堵情况越发不堪,在出行环境上,用户对于新型的出行方式、使用及消费需求萌生,电动车消费群体扩大,小牛电动就在这个时间趁势而起。
 
共享单车搞死百年品牌永久,却提升了高端自行车的销量
 
针对传统电动车用户期待消费升级的需求,核心竞争力在于品牌定位,小牛只瞄准电动车市场中智能产品的一部分,相比行业巨头,专注而垂直。产品N1和M1京东众筹平台首发,一经推出,就得到业内不小的震动。
 
尽管共享出行给自行车运动市场带来不少冲击,但是面对挑战与洗牌,传统自行车行业应该更注重与现有市场的差异化,细化市场领域,深度做好品牌的深耕,这样才能避免产品价格上与共享单车直面碰撞,也更有策略的去提升品牌销量。
 
举报收藏 打赏 评论 0
 
更多>同类资讯
  • nbhaoju
    加关注0
  • 没有留下签名~~
推荐图文
推荐资讯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隐私政策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  |  浙ICP备10042133号-7